首页>动态 >内容

革兰氏染色步骤

动态2025-04-21 04:53:34
最佳答案革兰氏染色步骤详解革兰氏染色是细菌分类和鉴定中的一项经典技术,由丹麦细菌学家汉斯·克里斯蒂安·革兰于1884年发明。该方法通过特定的染...

革兰氏染色步骤详解

革兰氏染色是细菌分类和鉴定中的一项经典技术,由丹麦细菌学家汉斯·克里斯蒂安·革兰于1884年发明。该方法通过特定的染色步骤将细菌分为两大类:革兰氏阳性菌(G+)和革兰氏阴性菌(G-),从而为后续研究提供重要依据。以下是革兰氏染色的具体操作步骤:

首先,取样并制备涂片。从待检测的样本中提取少量细菌,将其均匀涂抹在干净的载玻片上,并自然晾干或用酒精灯快速加热固定,确保细胞牢固附着于玻片表面。

其次,进行初染。将涂片完全浸没在结晶紫溶液中,持续约1分钟,使细菌充分染色。然后用清水冲洗掉多余染料,避免过度残留。

接着是媒染步骤。使用碘液覆盖涂片,静置1分钟左右,目的是让结晶紫与碘形成复合物,增强染色效果并提高细胞壁对后续脱色剂的抗性。

随后进入脱色阶段。采用95%乙醇或丙酮快速冲洗涂片,时间控制在10-30秒之间。这一过程会溶解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中的脂质成分,导致其内部的紫色复合物被洗脱,而革兰氏阳性菌由于细胞壁较厚且致密,仍保留紫色。

最后是复染环节。用番红或其他红色染料对涂片进行复染,持续约1分钟。此时,未被初染固定的革兰氏阴性菌会被染成红色,而革兰氏阳性菌则保持原有的紫色。

观察结果时,可在显微镜下检查涂片,革兰氏阳性菌呈现深紫色,革兰氏阴性菌则呈红色。通过此法,研究人员能够迅速区分不同类型的细菌,为进一步实验提供方向。整个过程简单高效,是微生物学领域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之一。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